這不是甚麼值得炫耀的事,但既然這是在德國生活的體悟,也有些許教育意義,寫一寫警惕也好。
先旨聲明,我不是求安撫鼓勵。
兩星期以前,我參加了一個德文語言考,成功的話,便證明自己的德文具高中水平。
在德生活一年,語文能力便能從零進步到高中生水準,可能嗎?
當然是不•可•能!
我在德國的學習之路並不平順,語言課只斷斷續續上了一陣子,及後因爲工作關係,更是近乎停擺。但既然我能用德語匯報七分鐘,也能應付日常生活。多考一個試,對將來求學工作大有助益,何樂而不為?
儘管如此,應考前幾星期,模擬試題、雞精之類的仍長駐在日常課表內。雖然每天能專注的時間不多,我仍有應考的自信。
然而,這樣的自信在考試面前,不堪一擊。
枯勿論閱讀理解及寫作,在口試小組討論裡,題目是運動和藥物,而我的對手,是一名在職醫生,結果可想而知。
考試以後,即使考試結果仍未公佈,我已一厥不振。
這個打擊彷彿在嘲笑我過去的付出。即使我很努力,想要獲得肯定,但看來我離終點仍有很大距離。
這種沮喪不僅反映在心理層面,甚至影響生活。
我突然忘記德文了。
一點都不剩。
在考試以前,即使緩慢,但我依然能以德文組織思想。但剎那間,德文消失了,甚至連"英譯德"也感到困難,更有甚者,好好一個德文詞語,硬是被我用英文發音。
沮喪得不得了。
工作上,靠著以往的筆記,可以不露破綻;生活𥚃,只要牢記幾個句子,依然應付有餘。但我卻活得像個外星人,明明我應該理解的話語,為何我一個字也聽不懂。
最初幾天,我仍能安慰自己,哈哈哈考完試是這樣子。但後來,情況卻像是把語言能力強擠出來後枯竭了。
我試過一整天強迫自己只說德文,也試過去其他城市散心,無奈未見效。
再後來,我放棄了。不是想不出其他辦法,而是放棄去改善現況。
然後?沒有跨過這個坎,我敢寫上來嗎? XD
托在德生活的福,走到哪兒都得面對德文,每天都得說上三四句。更重要的是,要我不聊天,不是比死更難受嗎?
我仍有聽德語電台、勉強地閱讀德文小說、聊天時也是以德文為主。與以往不同,我不再只專注發音和句子結構,而是努力讓對方享受跟我交談。
雖然思路不再像以往清晰,反應時間也差了幾拍,但一點一滴地,失去的東西回來。很緩慢,但切實地掌握在手中。早已準備好報名重考了,但同時,我也不會對偶然哼著廣東歌的自己,抱有罪惡感。
說穿了,學習外語跟談戀愛一樣,想太多反而不妥當,倒不如靠直覺行事。重要的是享受和語言的交流。
很慶幸,在二十多歲的年紀,能這樣狠狠地摔一跤。
爬起來後的我,可以更快樂地享受四周的風景。